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电子通信工程学院(2009年成立),随学校更名及院系结构调整,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强省战略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2018年9月,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三个专业组建成立海洋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771人,教职员工42人,专任教师26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5人,讲师13人。实验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6人、助理实验师1人)。近三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市校级项目19项,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
学院拥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海员船员专业技能培训中心,海南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设有海南省电子科学技术特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电路原理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电子电气工艺实验室等12个分实验室)、通信实验室(下设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实验、无线通信大唐研究实验室等5个分实验室)、船舶实训实验室(下设轮机模拟器实训中心、船舶电力推进实验室、船舶通信与导航实训室、教学仿真船等14个分实验室),实验室面积5809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近3000万元。能够满足学院三个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学院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及海南省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成绩显著。2019-2021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4人。二等奖 8人,三等奖5人;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2人,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7人,海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恩智浦IPC杯”一等奖11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获批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7人,铜奖11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11人,三等奖14人。学生获批校级开放性实验立项15项。同时,学院鼓励学生继续深造。近年,多人被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海南大学等多所985和211院校录取。
学院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就业平台搭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单位联系,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与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大连分公司)、广州打捞局、湖南岳阳机电工程公司(东方分公司、洋浦分公司)、三亚洋海船务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照明有限公司、广东鸿业电子集团、广州保伦电子集团、三亚科投集团、三亚黄埔军械、海南智宇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创讯技术有限公司、海南神州希望网络安全有限公司、海南省集航船舶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网络安全、JAVA、云计算、新华3认证等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每年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院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海洋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